張英信 0958585507 |
不吃不喝20年才能買房...房價所得比太高!專家搖頭:數據已脫鉤不適用 |
常有人拿「房價所得比」來判斷台灣房價有多離譜,覺得要不吃不喝 20 年才買得起房,跟其他國家比起來更是高到嚇人,於是得出「台灣房市泡沫」的結論。 但這個數據,真有那麼準嗎? 以我這幾年觀察市場的經驗來看,「房價所得比」在台灣其實不太適用。 因為很現實的情況是——多數年輕人買房,頭期款不是靠薪水存來的,而是來自家人支援、投資、創業獲利,甚至其他非薪資來源。 上班收入更多時候只是拿來做貸款佐證用。 再者,很多傳統產業、自營商、攤販收入不低,但報稅金額偏低,導致政府統計的「所得」本身就失真。這也讓整體的房價所得比,參考價值打了折扣。 如果真的要觀察房價是否合理,「房價租金比」與「租金成長率」反而是更貼近實際的指標。 例如台南某些地區的投報率低於 2%,看似不高,但房租還持續在上漲,就代表租金正在趕上房價投報。 房價是否合理,不能只看一個數據。還得綜合人口流入、產業發展與資金動能去分析。 特別是像南科這種新興科技城市,雖然短期房價波動有,但長線的基本面並不差。 與其一味悲觀地認為房價失控,不如深入理解市場的邏輯,或許你會發現——房市不是泡沫,而是進入了一個新的價值重估時代。 |
資料來源 |